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肖欣)2月17日 ,红字会成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迎来160周年纪念日 。国际自成立以来 ,立周路上该机构一直致力于为数以百万计受武装冲突不利影响的年人民众提供救济 。ICRC呼吁,道之笃行尊重国际人道法,不怠减轻战乱与冲突带来的红字会成痛苦与悲伤仍任重道远。1942年 ,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拘于德国境内的立周路上战俘 。照片中,年人他们站在满载红十字会包裹的道之笃行卡车前 。 ICRC供图2005年 ,不怠ICRC前主席克伦贝格尔与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就该机构在北京设立东亚地区代表处签署协议 Natalie Behring/ICRC供图自2011年南苏丹成立以来 ,红字会成ICRC的国际医务团队已向1万多名受伤平民及战斗员提供了医疗救治。 Tom Stoddart/Getty Images/ICRC供图2016年,立周路上ICRC与叙利亚阿拉伯红新月会正在共同评估集体避难所中的民众需求。 ICRC供图
ICRC指出 ,自1863年以来,科技进步已使战争发生了极大改变。但令人遗憾的是 ,被裹挟其中的民众罹受的苦难却分毫未减。
160年前,ICRC创始人之一亨利·杜南亲眼目睹战斗惨状后写道 ,"有的房屋已千疮百孔,有的已坍塌,屋子的主人们蜷缩在地窖里,没有灯光 ,没有食物 ,他们就这样躲藏了将近20个小时,现在他们开始爬出地窖,可一下就被眼前的一切吓得目瞪口呆了。"
亨利·杜南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中提议 ,各国应设立使用统一标志的救济协会 ,并达成保护战地伤员的国际条约。1863年2月17日,这一构想成为了现实 。若干日内瓦公民组建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后来更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至1864年8月22日 ,12个国家签署条约 ,约定救助和保护受伤士兵以及照顾伤兵的人员和设备,《日内瓦公约》由此诞生,并构成了现代国际人道法的基础。
"经过160年的努力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可以说,对于在战场上减轻平民伤害 ,我们取得了切实进展。但在今天,我们仍在目睹冲突带来的巨大苦难,这就意味着要减轻痛苦与悲伤,依然任重道远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里亚娜·什波利亚里奇表示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只有尊重国际人道法,才能在冲突期间至少维系最低限度的人道 。必须提高战争法的地位 ,使其成为政治上的优先事项 。"
据介绍,目前ICRC共有2.1万余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