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2月17日电 题 :“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 ?
——专访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海丝副研究馆员贾宾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深海考古突破2000米 、东西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实施整体打捞……2022年,问丨往事中国水下考古备受关注。贾宾交流水下古沉船蕴藏哪些历史“密码”?它们如何反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古沉发展脉络?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贾宾,船何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诉说以中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发掘的中外“华光礁Ⅰ号”沉船为例,作出解答。海丝
视频 :【东西问】贾宾:“海丝”古沉船如何反映中外文明交流的东西故事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华光礁Ⅰ号”是一艘什么样的船?
贾宾:“华光礁Ⅰ号”沉船是中国首次在远海发现并成功打捞出水的一艘南宋时期的木制沉船 ,也是问丨往事中国第一艘在远海用分解打捞的方法打捞出水的古代木船。
“华光礁Ⅰ号”沉船因1996年发现于中国西沙华光礁海域而得名 ,贾宾交流经1998年—1999年、古沉2007年—2008年两次水下考古发掘,船何发现时残长20米,诉说宽约6米 ,有11个残留的隔舱 。残存的隔舱中有大量船货,是南宋时期来自福建、广东 、江西等地不同窑口的瓷器。这些瓷器皆为民窑产品 ,多数用于对外贸易。通过将商船上的器物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地出土和出水的瓷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华光礁Ⅰ号”是一艘从中国港口装货,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将商品运送至东南亚国家的远洋商船 。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考古发掘平台。海南省博物馆 供图中新社记者 :有学者认为 ,沉下一艘船,就是沉淀下一段历史;出水一艘沉船,便是那段历史的重启。“华光礁Ⅰ号”蕴藏了哪些历史故事?
贾宾 :“华光礁Ⅰ号”沉船是南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遗存之一,其船体本体和船载货物包含了丰富的文物信息和历史故事 。
首先,从沉船本体看 ,“华光礁Ⅰ号”凝结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智慧结晶 。“华光礁Ⅰ号”是一艘南宋“福船”和单龙骨尖底船 ,这样的形状有利于远海航行。同时 ,在沉船上发现的水密隔舱 ,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说明当时中国远洋商船上的此项技术已非常成熟。配备这种装置的船只加上独特的“福船”船型设计 ,既给远洋航行增加了安全性,又能携带更多货物 。沉船的发现,再次印证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
其次,从出水船货看,“华光礁Ⅰ号”的货物以瓷器为主 ,还有铁器 、陶器等 。按器型来分,瓷器中有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 ,主要产自福建